正如“把”这个姓氏一样,把文翰开设的食材网店,让人充满新奇感。这个甘肃小伙开在成都的网店,只卖深山中发现的“原生态”。
4年前,把文翰放弃稳定的白领工作,决定创业。他发现都市人买不到原生态的好食材,而藏在深山里的好食材又卖不出去,两者之间缺乏“传送带”。他把眼光锁定在食材丰富的四川,通过电商方式销售优质的四川食材。
旅行时发现商机
做农户与都市人的“传送带”
在把文翰儿时的记忆里,成都是美食的代名词。父亲每次到成都探望亲朋好友后,总会带回各种美味。2011年,这个甘肃小伙辞去了他感觉无趣的深圳高薪白领工作,揣着10来万存款来到成都,准备在美食领域创业。
前期调查中,把文翰发现,都市人采购食材多数是通过超市,不仅品种有限,而且品质上也难与原生态相比。“旅行时常发现当地有优质食材,但农户没办法把东西销售出去。”两者的不便,让“传送带”变成商机。
把文翰发现,当时几乎没有销售原生态食材的网店,于是决定做这个生意,“成本、门槛都较实体店低,网店需要的图片和文案也是自己擅长的。
深入远山寻食材
4年打造出四皇冠网店
瓦屋山笋干是把文翰销售的第一种食材。湿滑的山路、尖锐的山石、险峻的山谷……采撷的危险让把文翰感到震撼。采笋的李大姐、制笋干的曹大姐,有些听不 懂把文翰的想法,只记得这个年轻人背着包买走了40多斤笋干。这是他网店里第一种也是当时唯一一种食材商品。因为没有名气、品种单一,半年多过后这批货才 卖完,“想到了会遇冷,也做好了准备。”没多久,把文翰花光了积蓄。
“成都是一座让我可以从容挑选产品的城市。”低潮下,把文翰仍不疾不徐。他又花了一年多时间遍寻各地,挑选到汉源花椒、威远七星椒、郫县豆瓣酱等8种符合自己心中标准的食材。
一年多过后,经由网络大V“@悦食中国”推荐,把文翰迅速走红。通过4年的打拼,目前,把文翰的网店已经成为四皇冠,稳定销售着23种食材,月营业额约20万元,沿海城市的客户是主力买家。
与“原生态”相悖
赚钱的生意也不做
把文翰网店名气大起来了,伴随而来的是潮水般的质疑,矛头直指店内销售冠军“油鸡枞菌”,包括真假、卫生等问题。“需求量暴涨时,很多事情会难以控 制。”把文翰说,每月要卖出1000多瓶,这么大的销量,农户全靠手工制作,卫生、质量难以保障。工厂化生产倒是可以解决问题,但与“原生态”相悖。去年 年底,把文翰停售了“油鸡枞菌”。与赚钱相比,他选择坚持品质,这是他面对市场竞争的做法。
把文翰知道,不少同行都在微博上关注着他。对于“偷师”,把文翰笑了笑,“不害怕。”产品质量把控是关键,也是他面对挑战最有利的武器,“天府之国还有很多等待发现和值得推广的食材,更多人加入不是坏事。”
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转自:http://sc.people.com.cn/n/2015/0804/c345458-258331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