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一家化妆品品牌,自己研发的产品都很不错,但是网上开店后销量一直做不上去,后来作为淘品牌上了一些活动,鉴于精油和纯露的认知度高一些,上活动时就选了精油。因为他们的精油纯度很高口碑很好,结果后来精油成了他们家的主打产品。但是他们告诉我,精油只是原材料,是其他产品的原料而已,他们真正想卖的是自己研发的护肤品,而现在成了卖原材料的了。后来他们花了很大精力,才让护肤品有了一些进展。
浙江嘉兴一家家居店,参加聚划算,聚划算要求必须5折以下。店铺的平均客单价是62元,他选了一个原价16元的东西报上去,为了还有钱赚,不得不提前2周把聚划算单品和相关品类的产品统一调价,16元直接标30元了,这样让上聚划算时,14.5元,抢了3000多个。看起来还有点小聪明,不过后来网上告诉我,那次活动让他的店铺连着两个月客单价降低,带来的那些回头客大都只会买这个价位的东西,整个把利润空间拉低了。
每年的双十一,淘宝的活动幅度都会搞动的非常大,但是随着半价的诟病不断的被媒体人和一些顾客认识到之后,大家都认识了到了这个活动内藏的玄机,大多数的商家都事先把价格提高了,打折后的价格往往都不如原来的平时价格。小编记得当时阿里巴巴内网里有很激烈的帖子在讨论这个问题,发帖人认为淘宝商城运营的小二失职,不知道商品实际价格,和卖家一起忽悠消费者。其实在小编看来,这完全能理解,小儿确实不可能知道实际价格,卖家也不是傻子,赔钱赚吆喝,但是这么大动静的活动,这么多流量,要半价还要赚钱。这样做不是贼,是无奈。上面两个故事,也都表现出了卖家的各种无奈。化妆品店无奈地选择了产品,导致销售构成不健康;家具店无奈地修改了价格,也无奈地选择了产品,导致店铺销售结构错乱。让小编也无奈的是,我们的卖家们越来越不关心辅助的产品,不关心销售结构,不关心所谓的诚信。他们为了一个一个的漩涡,做出一次一次无奈的选择。